1月29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广西大学副校长、中国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范祚军教授文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文章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构想、实践总结及美好期许,进一步领会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导向与创新思路。全文摘录如下: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
范祚军 万少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有许多内容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发展正从“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发展平台,能够把中国同各参与国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合作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
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实践。习近平同志在《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3个大的发展战略。”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改变过去点状、块状发展格局,形成以点连线、由点带面、线廊互动的发展格局,可以使西部地区一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同时把京津冀、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地区自由贸易区以及各省市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有机衔接起来,能够极大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平台。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参与国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旧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合作共赢代替零和博弈,各国平等参与、协同推进,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整合各参与国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推进各参与国的互利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沟通世界文明的新纽带。习近平同志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它有利于将各个文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从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
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核心内容,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其他一系列外交布局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同志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入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广阔前景。
各参与国发展规划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发展同各参与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各参与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比如,“一带一路”建设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等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内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国已与各参与国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等多个方面,各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道路通,百业兴。”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0.6%,约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9%。
金融合作不断深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促进资金融通。近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一些项目提供贷款;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专项贷款、“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专项贷款;等等。这些举措进一步推进了金融合作,促进了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的桥梁不断延伸。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民心相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与各参与国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三、扎扎实实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
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进一步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扎扎实实把“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习近平同志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和各参与国共同的事业,要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同各参与国加强友好对话与磋商,对接发展规划与政策,共商发展战略与对策,以开放包容姿态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与经验。支持各参与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抓好标志性工程。习近平同志在《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牢牢把握重点方向,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为此,要抓好标志性工程,进一步研究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创新方式,完善配套服务,以点带线、由线到面,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等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各参与国人民。
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参与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