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539
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观点>>正文
 
 

【王辉】银行间市场网络稳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最优应对策略:政府控股视角

[发布日期]:2021-12-26  [浏览次数]:

太阳集团tyc539王辉教授、太阳集团tyc539博士研究生朱家雲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陈旭助理研究员的合作论文《银行间市场网络稳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最优应对策略:政府控股视角》发表于《经济研究》2021年第11期。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随着金融网络不断复杂化,近年来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多次受到冲击,中小银行的风险事件可能通过传染放大效应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亟需高度关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中政府持股比例较高,产权性质不同,银行行为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从政府控股视角研究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策略。

本文创新性地将政府控股银行的议价能力量化为溢价倍数,将其与流动性冲击发生后银行保留价格的自相关性共同引入银行间均衡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基于2017-2019年139家银行的银行间资产负债和股权结构数据,利用外生最大信息熵网络估计银行间同业拆借网络的核心特征,并构建了我国银行间市场内生均衡交易网络。基于该网络结构,本文从金融系统交易效率和稳定性两个维度,量化分析银行关联度限制的最优区间及各类政府救助政策的效果,并给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优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1)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中, 政府控股银行存在7%至14%左右的正溢价效应,经验分析表明该效应在控制规模因素后依然存在,市场波动剧烈时,政府控股溢价倍数大幅增加,且政府直接控股银行溢价倍数增幅超过政府间接控股银行;(2)事前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关联度进行适度限制,比如设置最大关联度限制为60至80,既可以避免机构“太关联而不倒”,也不会对金融系统交易效率和稳定造成很大影响;(3) 从风险处置措施的模拟分析来看,在不同形势下(阈值R不同)采取各类救助方式的救助成本和政策效果存在差异。市场风险容忍度的变化将决定政府流动性注入方式的选择;事前对银行关联度进行适当限制可以提高政府救助政策的效果,市场恐慌时,救助濒临倒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成本巨大,但可以使整个银行系统迅速恢复稳定;在市场预期相对乐观时,对幸存的政府控股银行注资则是最佳策略;(4)当政府控股银行发生极端风险时,溢价倍数发生变化,最优风险处置策略也应随之改变。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政策建议如下:(1)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着眼点,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保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政府控股地位,提高重要节点金融机构政府持股比例,持续增强我国金融网络韧性。(2)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制定金融机构业务关联度限制监管政策指标,防范“太关联而不能倒”。(3)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完善由宏观审慎政策、政府救助政策等组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线性及非线性模型的高维金融时间序列建模:理论及应用”(7177122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汇率市场变化、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71850005)的资助。

 



上一条:【姜富伟】机构投资与金融稳定--基于A股ETF套利交易的视角 下一条:【彭俞超】Inventory investment and the choice of financing: Do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play a role

关闭